设计模式简介学习笔记

什么是设计模式?

设计模式是针对某些问题的反复出现而总结出来的解决方案,也可以理解为结构化的、具有通用性和可复用性的代码设计思想。设计模式通常是针对特定场景的最佳实践,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设计代码,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,同时也能够加快开发速度。

设计模式的分类

  1. 创建型模式:主要关注对象的创建过程,包括五种:单例模式、工厂模式、抽象工厂模式、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。
  2. 结构型模式:主要关注类和对象的组合,包括七种:适配器模式、桥接模式、装饰者模式、外观模式、享元模式、组合模式和代理模式。
  3. 行为型模式:主要关注不同对象之间的通信和协作,包括十一种:责任链模式、命令模式、解释器模式、迭代器模式、中介者模式、备忘录模式、观察者模式、状态模式、策略模式、模板方法模式和访问者模式。

实例:单例模式

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,它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,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。在某些情况下,例如线程池、日志对象等场景中,只需要一个实例,使用单例模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和资源浪费。以下是单例模式的代码实现:

pythonCopy Code
class Singleton: __instance = None def __new__(cls): if not cls.__instance: cls.__instance = super().__new__(cls) return cls.__instance

在上述代码中,我们使用了__new__方法控制了对象的创建,如果已经存在实例,则直接返回该实例。该实现方式确保了只有一个实例存在。

总结

设计模式为我们提供了灵活、高效、可维护的代码设计方案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设计代码,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。在开发过程中,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设计模式,可以大大提升代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。